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TS16949:2009标准理解-8.2.3.1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组织应对所有新的制造过程(包括装配和排序)进行过程研究。以验证其过程能力并为过程控制提供附加的输入。过程研究的结果应形成文件,适用时,包括生产、测量和试验方法的规范及维护指导书。这些文件应包括制造过程能力、可靠性、可修修性和可用性的目标及其接收准则。
      组织应保持顾客零件批准过程要求中规定的制造过程能力或性能。组织应确保实施控制计划和过程流程图,包括符合规定的:
–测量技术;
–抽样计划;
–接收准则;
–当未满足接收准则时的反应计划。
        应记录重要的过程事件,如更换工装、修理机器等。
        组织应对统计能力不足或不稳定的特性启动控制计划中的反应计划。适当时,反应计划应包括对产品的限制和100%检验。为保证过程变得稳定和有能力,组织随后完成明确进度和责任要求的纠正措施计划。要求时,此计划应与顾客共同评审并经顾客批准。
组织应保持过程更改生效日期的记录。

理解与实施要点

        新制造过程可理解为新产品的制造过程,包括试生产的过程能力、量产的过程能力,一般情况下在量产之前需提交PPAP,当组织提交的PPAP获得顾客批准后,必须执行PPAP中所承诺的过程能力。
TS16949标准有关概念:
1)过程能力
        指过程要素已标准化即在受控下实现过程目标的能力。受控状态是指对象、方法、手段、场所、时间都已确认。
2)过程能力指数
        指过程能力与过程目标要求相比较的定量描述的数值,即指过程结果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
        过程能力要求,建议采用PPK、cpk、ppm、值进行评价。
1)计量值的初期过程能力指数要求:
a)当PPM>1.67时,初期能力可能符合顾客要求,承认后可以开始生产;
b)当1.33小于或等于PPK小于或等于1.67时,初期能力不符合顾客要求,应采取纠正措施,顾客承认后可生产,但在生产时稳定过程能力指数CPK>1.33为止;
c)当PPK<1.33时,初期能力不符合顾客要求,这时过程改进成为必要工作,并将纠正措施书面化,增加检验与测试频率直到CPK>1.33为止。
2)计量值的稳定过程能力指数要求:
a)当CPK>1.33时过程能力足够;
b)当1.00小于或等于CPK小于或等于1.33时,过程能力尚可;
c)当CPK<1.00时过程能力需要改进。
3)计数值的过程能力可采用评价:
a)PPM=(不良数/检验数)*百万。
b)评价方式:
A级:PPM小于或等于233;
B级:233 c级:577 c)等级说明:
A级:过程能力足够;
B级:过程能力尚可,视产品特性之要求,进行改进措施;
c级:过程能力不足,必须进行改进。
4)当顾客对过程能力提出要求,比如顾客要求组织的稳定过程能力指数CPK要达到2。0,那么组织必须按此要求执行。如果顾客没有要求,执行以上1)和2)点要求则可,或组织确定更严格的要求。
5)当组织的过程能力指数很高时,(如PPK/CPK大于或等于3.3),组织可以适当地修改控制计划,如修改控制计划中的检验频率,降低量具的精密度,修订标准等,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成本。
6)过程能力是针对顾客指定或组织认定的产品/过程的特殊特性而定的。
7)当过程能力不足或过程能力不稳定(如忽高忽低)时,组织应适当的修改反应计划。
反应计划的方法有,但不限于:
1)返工/返修;
2)拒收;
3)停机处理;
4)调整系数;
5)通知质量负责人;
6)改变作业方法;
7)增加检验频率;
8)改换材料;
9)改换工装;
10)100%检验。
当控制计划中反应计划不能解决过程能力不足和过程不稳定的问题时,应制定新的反应计划。
TS16949认证中组织应确保控制计划和过程流程图被执行,对于一些重要事件,如工具更换、机器维修都应摘记在控制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