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与认证机构审核员交流时,审核员普遍提到TS16949认证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在执行ISO/TS16949:2009质量管理体系时,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无法将顾客导向与ISO/TS16949管理模式相结合。
2、没有充分理解五大核心工具以及其使用方法。
3、对汽车产业的质量风险评估无从入手,或者根本没有进行风险管理。
本文针对以上第一个问题,谈一谈感受和看法:
在我的记忆中,顾客导向模式其实在2009年3月ISO/TS16949标准发布之初就提出来了,那个时候不是讲“顾客导向模式”,而是讲“过程方法”。2004年初IATF就推荐性要求实施ISO/TS16949的工厂要建立章鱼图和乌龟图,那时我正在辅导几家汽车配件厂,由于没有建立章鱼图和乌龟图,结果文件审查都没通过。对于这个新鲜的外来东西,当时我是不接纳的心态。记得那时我对审核员说过:章鱼图是个摆设,乌龟图较实用。现在想来,当时不接纳的心态主要是传统的管理模式根深蒂固,就比如刚刚出现互联网时,又有几个人看好呢!可现在如果没有互联网,世界将会变成怎样?
目前许多实施ISO/TS16949的公司,他们所建立的二级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之间都充满了矛盾,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比如在FMEA表中出现的产品特殊特性,在现场审核时问一些员工产品特殊特性,员工都一脸茫然。原因是作业指导文件提都没提到产品特殊特性。笔者认为,把二级文件和作业指导文件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文件体系,相对来说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只要顾问老师能给工厂正确的思路,一般都可整合成功。
但要把顾客导向过程与ISO/TS16949管理模式完全整合,各接口之间天衣无缝,则是一件比较复杂的工程。为什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呢?因为ISO/TS16949管理模式是一个由四层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表单)组成的一个庞大的质量管理体系,而认证公司推荐使用章鱼图和乌龟图是另外一套模式,因为是两套模式,整合起来当然难啊!三年前我就想过将两套模式整合成一套模式,并且于2005年在一家汽车配件厂试行,但最后被认证公司否决了,又回到两套模式。事实上目前已经实施ISO/TS16949的工厂90%都是两套模式并行存在的,有的工厂在资深的ISO/TS16949审核员或顾问老师的指导下结合得较好。但大部分工厂这两套模式的接口是紊乱的,是充满矛盾的。
比如说某个工厂的“设备管理程序”中隐含的输入项目有7项,而在“设备管理乌龟图”中的输入项目只有5项,这就存在矛盾。企业员工到底是按乌龟图来做,还是按程序文件来做呢?这就是两套模式产生出两个标准,这样的“两套模式两套标准”在已经通过的ISO/TS16949工厂非常普遍。因此,想要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建立一套以顾客导向为主体的ISO/TS16949质量体系管理模式。有人可能会问,我们老板喜欢老模式,不喜欢“乌龟图”,这就两难了,既要满足老板的要求,又要满足认证机构审核员的要求。我看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将两套模式结合得天衣无缝,这样老板没话说,审核员也不说话了。但最终你必须多动脑多花时间,或辅导你们的顾客老师够厉害,否则最终还是整合不成功。